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游>贼明> 第二十九节、轰天雷响,见难而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节、轰天雷响,见难而退(1 / 2)

宋献策对正在摆放一坛坛酒罐的士兵说道:“小心点,这可是要命的东西。要是炸开来,不但整个鹰嘴岩会被炸毁,我们也死翘翘!”

这一坛坛的并非真正的酒罐,而是一个个轰天雷。外罩瓦酒罐,内里却是摞实的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现在称为黑火药。它是用**、硫磺粉和木炭粉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比例(**75%,硫磺10%,木炭15%)混合而制成的。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jūn_duì 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燃后用弓射出。

到了明代,火药的应用更加广泛,火器也发展到鼎盛时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种颇多,形式复杂。当时的喷射火器(古代火箭)制造已经相当精良,样式繁多。

据《火龙神器阵法》、《武备志》等史书记载,此间多使用的火箭种类有单发火箭、多发齐射火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等,火箭的品种达几十种之多。

由于火器的蓬勃发展,明代jūn_duì 普遍装备了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转向了使用火器。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时,就曾使用火箭作战。

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王朝还专门组建了”神机营”,这种独立炮兵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首屈一指。

这些所谓的轰天雷正是朱子明根据前生脑海中的记忆,经过一个多月摸索出来的。如果不是寨中正好有两个工匠出身的寨众,恐怕朱子明式的轰天雷还要经过许多时日方能面世。毕竟,书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侥是如此,还是给朱子明制出数十颗爆炸性火器----轰天雷。因为这类武器危险性太大,这些轰天雷还没有经过尝试,此次山寨受到攻击,正好拿这些敌人做试验。

正因为轰天雷危险系数极大,所以朱子明一再交待,须谨慎对待,否则,没炸死敌人反而身先死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一切吩咐妥当,已经是过了小半个时辰。此时,立于岩上的嘹望手大声喊道:“禀告军师,寨主率队回来了。”

宋献策连忙登岩一望,果然见得山寨的大队人马正在朱子明的率领下有条不紊的撤离。

不一会,朱子明已经来得岩上,见得宋献策,胖脸一笑道:“劳烦军师了。”

宋献策也是微笑相迎:“矮子悠闲在此观战,何来劳累?倒是寨主亲征,必定劳苦。不知战果如何?”

朱子明哈哈一笑:“此次特攻营立了大功,单是野猪林便除掉敌人五百之多,其余更有五百是伤残不得作战;望牛坡上,也幸得寨众努力,也灭敌近二千,大大挫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