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修仙>警中剑> 5.第5章 “伙计”真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第5章 “伙计”真相(2 / 2)

身为一名刑警,基本能够合格时,就要善于接触并掌控这部分游走在法律边缘,却又掌握很多已经涉嫌犯罪的事实或者线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凡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都对敢以身涉险,以身试法的同类勇者怀有敬畏和崇拜之心,奉若神明。

身为粉丝,谈论交流最多的,也最感兴趣的,肯定就自己心目的神明了。

对于杜金清这条线,姜山凭直感,觉得有戏,于是就交待给比较信得过的王渐进。

王渐进在向他汇报调查来的情况时,还是显得底气不足,不时地挠头。

他接触到了杜金清经常去鬼混的娱乐场所老板,人称“万能”,对混迹于那些场所的各种人和事,都了如指掌。

据说,他为了掌握最全面、最详细的事情,还专门雇佣了些小混混,凡是提供有价值线索的,通通有赏,除了免费娱乐,还有零花钱。

如此神通广大的“万能”,用钱购买了线索,肯定是为了赢取更大利益。

老板们或者想着称霸一方的头目们,也会极力出大价钱购买线索。

王渐进居然找到这么个线索来源,可称得上“宝库”了。

姜山问他是如何摆平唯利是图的“万能”的,王渐进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

姜山一看就知道,这家伙又以恶惩恶、以邪治邪了。

“万能”把杜金清所有的关系人和嗜好都交代给王渐进,才免除了“藏毒贩毒”的嫌疑,保住了赖以为生的娱乐场所许可证。

原来,杜金清每次外出旅游,都跟着固定的旅行社,与不同的朋友结伴而行,更多的时间喜欢独来独往。

杜金清喜欢跟着去玩的旅行社,每次都是选择固定的带团女导游。

他真正的目的,是因为看上了旅行社的那个女导游,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路上,他少不得甘当志愿者,殷勤帮女导游的忙。

王渐进还调查了那个女导游的情况。

她的男朋友也干jǐng chá ,在机关里工作。

姜山判断,那个女导游是怀着好奇心与jǐng chá 谈对象的。

女导游一般都有几分姿色,成年累月带团在外周游,阅人无数。

她们接触的服务对象,以有钱人居多,根本不会嫁给一个只靠薪水生活的jǐng chá 。

杜金清这么有韧性地跟团,肯定是戏了,极可能就会猎获这个尤物。

从内心里,姜山陡然增加了对杜金清这类人的憎恶。

必须尽快抓捕他归案,绳之以法,无论是从工作需要,还是从感情上讲。

他安排王渐进,私下悄悄通露些信息,给那位女导演的男朋友。

一名jǐng chá ,最可贵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不能奢望富贵,更不能去攀附高大上,一旦面对了挥金如土的权贵,jǐng chá 这点薪水如同他们的唾沫星。

如果盲目攀比,除了自甘坠落外,就是自寻其辱。

他曾经跟自己的手下算过一笔账,如果那位土豪要打垮哪位意志不坚强的jǐng chá ,只需无偿送给他一辆豪车用,就足够了。

jǐng chá 用豪车,如同两手捧刺猬。扔,肯定不舍得。用,确实是杯水车薪。

只算算保险费与燃修费,全部工资用来,都不够。

总不能,开着豪车,饿着肚皮吧!

何况,还需要养家糊口呢!

坚决不放过杜金清,暗中算计jǐng chá 、触犯jǐng chá 利益的,都是触及了姜山的逆鳞,动了禁脔。

他安排王渐进对杜金清在做建材生意中所做的手脚,也调查清楚。

不管是偷漏税款,还是坑蒙拐骗,全部查清,视情量法。

杜金清如同一条泥鳅,也如一只敏感的狐狸。

他对jǐng chá 的调查非常敏感,表明了他的心虚。

马一彪出事后,他装模作样地帮着众人将马一彪送到医院,然后就不见人了。

从王渐进调查的线索看,他先是随团到了云南。

然后,旅游团一到丽江,他就辞团,独自行动了。

他辞团时,神情颇为忧伤。

他对女导游说想在丽江过几天神仙日子,让原始质朴的古文化熏陶一下自己在商场拼累了的身心。

姜山在初步判断,马一彪的重伤极可能是杜金清为解气,趁马一彪昏迷之时,借机损他。

因为周围的目击证人提供的种种迹象,只有杜金清有时间给马一彪补一刀。

否则,王国良就不会那么嚣张地翻供。

这一切需要证据,需要充分的证据来证实,才能办成铁案。

否则,面对这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角色,推断苍白无力。

王国良的翻供准确及时,杜金清对案件进展了如指掌。

种种情形,让使姜山不由警觉起来。

他不由暗中对参与办案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梳理:谁有意无意地泄了密?

办案人员身上都没有发现疑点,问题出在哪里?难道他们都料事如神?

姜山接手案子后,没有让任何辅警人员参与进来,就是调查也没有让他们跟着。

他深知这些五花八门的人员素质,为蝇头小利,他们也会随便说。

有的甚至主动招揽此类买卖,对外吹嘘自己有多能,和谁谁是铁哥们,花多少钱就能摆平,从中获取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他们将jǐng chá 弄得灰头土脸,似乎花钱就能成的事,不花钱就没门,没有花钱办不成的事。

姜山知道他们的诀窍,真是生财有道。

先将事说大,到时处理轻了,就是花钱找人的结果,当事人孝敬的钱,就落入他们腰包。

这些渣子类的人物还颇有市场,个别民警也参与其中,狼狈为奸。

姜山还在机关里工作时,有个亲戚孩子想当兵,需要改改年龄。

姜山按照正常规定,声称改不了,但拧不过亲戚纠缠,就违心地领着,到派出所找了所长,说了些好话,也没办成。

结果,亲戚回去托社会上的关系,最后还真改了年龄,如愿以偿地当兵走了。

亲戚带有教训的口气,撂给姜山一句话:“人活在社会上,要活泛些。有钱好办事,没钱万不能。”

姜山闻听后,张口结舌。

他真替那些为了钱财肆意妄为同事担心:这个世界上有死了的人,没有死了事。

说不定哪天又会冒出来的。他从事刑警工作后,更加坚信这一点。

此次,王渐进对杜金清的调查,又一次证实了这一点。

无知者无畏。

越接近事实的真相,姜山真越来越感到敬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