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休养,赵mā mā 的伤口已经愈合,她也能下床自理生活,连赵mā mā 的丈夫儿女们都放心的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
但阿禄却坚持每日来照料赵mā mā ,而且每次都异常认真,让赵mā mā 看了,心里着实有些感动。
过去,赵mā mā 说提拔阿禄,只是口头说说,是一种习惯性的‘空卖人情,,但这几日里,看着阿禄满头大汗的忙前忙后,赵mā mā 真心想给阿禄安排个好差事。
当然,前提是赵mā mā 回到大夫人身边继续当差,且依然受宠。
问题来了,赵mā mā 回去当差这绝对能行,但能不能还像过去一样受重用,就不好说了。
赵mā mā 自己心里都没底,要知道大夫人身边还有她的老对头葛mā mā 呢。
一想到未知的前途,赵mā mā 满心忧虑。
阿禄捧着碗刚熬好的汤汁进来,抬眼看到赵mā mā 愁苦的样子,心下暗喜,脸上却还是一副忠厚老实。
“赵mā mā ,该喝药了!”
赵mā mā 回过神儿来,接过药碗,大口大口喝着,然后一仰脖将苦药汤全都灌入肠胃里。
阿禄体贴的递上一碟子蜜饯,赵mā mā 捏了一个丢入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赞道:“唔,不错阿禄你这次买来的蜜饯味道很好,一点儿都不输府里厨娘做的。”
阿禄心说话,就是小厨房的厨娘做的呀!
不过,她还是甜甜一笑,道:“赵mā mā 喜欢就好,下回我还去那家买。”
赵mā mā 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起大夫人的近况。
阿禄犹豫了一下,抬眼看了看赵mā mā ,最后才期期艾艾的说:“夫人,夫人前日被送去感恩寺了。”
赵mā mā 一愣,急声问道:“怎么回事?夫人怎么回去感恩寺?还有,谁跟着夫人去的,是不是葛家的那个老货?”
阿禄简单的将夫人险些误伤了崔灵犀,接着又不慎惹怒了老相公被相公以‘尽孝,为名送去感恩寺思过。
随后,阿禄还提到:“夫人走的时候,葛mā mā 跟着去了还有琉璃姐姐等四个大丫鬟。哦,对了,咱们这边的小大娘也跟着夫人去了,说是去照顾夫人。”
赵mā mā 一抬手,“等等,你说小大娘也跟着去了?可是迎晖院的那位?”王氏怎么舍得?还是说她笃定大夫人很快就能回来?
阿禄点点头,“是呀,大家都说小大娘孝顺,不忍夫人一个人去庵堂吃苦,自己也非要跟去呢。”
赵mā mā 的一对眼珠子咕噜噜转来转去好一会儿,她才下定决心,招手对阿禄说:“快,给我准备辆马车,最好不要府里的,再给我准备些换洗衣物。”
阿禄已经猜到了赵mā mā 的打算但她还是不解的问道:“赵mā mā ,您这是要做什么?”
赵mā mā 却等不及了,腾地一声站起来,围着屋子溜达,边走边说:“你就别多问了,我这么做自有道理。对了,你再去东市,买些上好的吃食,唔,要荤的。”
大夫人现在是无肉不欢,却被困在禁荤腥的庵堂里,几日不见鱼肉,这会儿还不定怎么嘴馋呢。
待会儿,她就悄悄将那些肉食偷运进去,夫人看在这些吃食的份上,定不会计较之前的事儿,而她的‘回归,计划也就成功了一半。
赵mā mā 越想越兴奋,她甚至有些亟不可待了,连声催促着阿禄去办事儿。
阿禄见完成了任务,心里暗喜,脸上却挂着疑惑的表情,嘀嘀咕咕的出去买东西、租马车去了。
一个时辰后,一辆半旧不新的马车停放在赵家门前,赵mā mā 提着个小包袱,在阿禄的搀扶下,费力的爬上马车,又从阿禄手里接过一个蓝布小口袋,口袋里叮当作响,听声音应该是铜钱。
“好了,你快回去当差吧。等我回来后,定会给你升三等丫鬟。
赵mā mā 冲着阿禄挥挥手,然后小声跟车夫交代了几句,车夫一甩鞭子,马车驶出了崔家后街。
另一边,崔幼伯得了弘文馆学士的任命诏书,次日便开始正式上班了。
这天傍晚,崔幼伯从衙门回来,刚下了马,便被一个小厮拦住了。
崔幼伯认得此人是大兄身边的人,问道:“可是大兄唤我?”
小厮点点头,引着崔幼伯去了迎晖院。
迎晖院里,崔彦伯坐在堂屋里,双眉紧锁,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凭几。
阿娘已经接连派了三波人回来诉苦,说是感恩寺荒寂,房舍破旧,尼姑蠢笨,吃食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表示她再那里住下去,用不了几日,他崔彦伯就要去给亲娘收尸了。
崔彦伯知道阿娘没吃过苦,可她才刚去没十天呢,吵着要回来,哪怕是他向阿翁求情,阿翁未必也能通融呀。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苦主,,也就是崔幼伯出面,帮阿娘求情,或许还有几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