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边上一个过来问情形的管事看见了,忙上去打招呼说话。等那mǔ_zǐ 三个又划着船走了,这边的人拦着那管事问道:“高先生,方才那位主家是哪里的?您认识?您瞧瞧,送了这么些东西来,连个名儿都不肯说!”
这位管事的看了看东西,笑道:“那位小公子是我们家先生的学生。人家不愿留名儿就不留吧,这年年都这么些人行善,哪里留得过来!”说着笑笑去了。
这边的人心里念一句:“燕老先生的学生!啧,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另一边灵素顶着鸣霞饭庄的名儿自己还开了个摊子。虽是冬至大日子,饭庄子也不能关门,两位大师傅帮着灵素抽空做了几日的备料,又帮着送到了地方,安排妥了人手,还回城里撑场子去了。
灵素见他们那不放心的样子,便笑道:“不会砸了咱们的招牌,你们只管放心!”
那俩笑:“小师傅,我们不是担心您的手艺,我们是担心您这、这会不会也预备得太多了……”
灵素看着眼前小缸似的高锅,全不以为意:“不是有三天呢么?这些没准还不够吃呢!”
两个大师傅只好摇头。想着当年三凤楼的苗大师傅天天不放心自己这个师妹,那时候还觉着大师傅太过多虑了,这小师傅又有能耐寻来好食材,又有手艺,怎么不能混口好饭?这样的人物还要担心,那自己这样的还活不活了!
今天可算开眼了,这位是真不会过啊!
这遇仙会的时候来做买卖的,都是自家贴东西,半卖半送的,最后得的钱都捐给贫苦人家。因此各家都是量力而行。有些买卖实在太火了,做一天就摊了。没办法,再做赔不起。
这位可好,羊啊猪啊的好像不花钱一样。要是叫大师傅知道了,准定又要瞪眼睛。
他们却不知道,灵素最喜欢能叫人吃得又实惠又可意,只是她自己能耐太大,她那些东西来得不劲,卖低了价格会伤了旁人家的生意。只好尽力着。
只这遇仙会上,本来就是做善事来的,各家赔上些东西,卖一个高兴吉利。自然没有谁碍着谁的道理了。她还不赶紧敞开了各样往外端?毕竟山上的野猪实在太多了,群豺息战后整个族群元气大伤,野猪们更逍遥了。她这回是正经用陷阱逮的,正经自己拾掇的,就为了来这里热闹热闹。
毛哥早听说过德源县遇仙会的名头,这阵子又天天听良子念叨。照他说的,那几天许多人都会赶过去在湖边烧香祝祷,有钱的去食街上买点吃,既得了实惠又做了善事。没钱的去棚子里领身厚衣裳,吃一顿好的,也是过冬至大节的意思。
闹得毛哥还罢了,俩小的真是天天盼着那一天。
总算到了日子,两大两小一早起身,预备走过去。结果到了码头,恰好姚瓦匠划着自家的船出来,见了他们便招呼他们上船。他那船是平时打鱼使的,不算太大,这几个人一上去,刚好满满一船。
杏妮儿年纪同果子相仿,俩小姑娘白日里上学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