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李恪耷拉着脑袋,还不忘偷偷瞪一眼李承乾,意思是说你怎么不早告诉我这事。
“喊什么父皇,在这里喊父亲就是了。”李世民甚为欣慰,心情大好。
“是,父亲。”李恪喊。
李世民也不说别的,径直说:“恪儿,我今日叫你来这里,是有件事想听听你兄弟二人的意见。”
“是。”兄弟二人一听,知晓父亲这是有大事商议,两人不禁正襟危坐。
李世民看两人神情姿态,赞许地点点头,才说:“高士廉搜集了证据,让魏征带进来,参了一本,涉及了剑南道、山南道大大小小的jūn_duì 官。此番涉及面甚广,让我也始料未及。此事若是处理不当,怕引起蜀中哗变。但这事,实际上也是个机遇,正好可将蜀中jūn_duì 与官场清理一番。”
“正是如此。”李承乾点头,李恪也轻点头附和。
“只是不知父亲有何打算,派何人来彻查,来整理?”李承乾询问。
“此事是魏征替高士廉递的奏折,这负责调查的人必定有魏征。其次,既是jūn_duì 与官场,定然还要有吏部与兵部的官员。吐谷浑那边最近按兵不动,我想派柴绍过去镇守,让程知节老将军参与调查此事。程知节老将军嫉恶如仇,不畏权势,却又心细。有他在,旁的人不敢造次。另外,也要大理寺介入。”李世民先说了常规人选。
“父亲考虑周详。这些人都是朝中重臣,又多是领军奇才,在军中威望很高。有他们处理,定能稳定军心,又能彻查此事。”李承乾连忙点头赞许。
李世民没回答李承乾,只继续说:“承乾,此事虽风险大,却也是个历练的绝佳机会。为父思量再三,觉得这一次的调查,就由你来主导。”
第六百二十章考验
李恪与李承乾顿时吃惊,两人不可置信地看着父亲。
李世民扫了两人一眼,道:“这什么表情,没出息极了。”
兄弟二人很是尴尬,咳嗽两声。李承乾率先开口,道:“父亲,我也很想分担此事,然孩儿不曾在军中历练,对军中门道不清。再者,此事干系重大。方才,你也说了此事弄不好,会引起蜀中哗变。”
“是呢。父亲,大兄不曾参与军中事务,到底生疏,此事关系大唐国祚。北地本就不安分,这连续两年天灾,若是蜀中再生事端,我怕”李恪也说。
在此时,他是断然不能依靠前世的经验的,这一世已经不一样了,将来会如何走向,他心里也没底。
因前世里,剑南道与山南道军中大换,是到了李治执掌朝政后。而今,没想到在贞观初,就出了这样绝佳的机会。说来说去,这机会似乎还是阿芝创造的。因了阿芝的缘故,牵扯出了不少人。他顺藤摸瓜,就掌控了许多的证据,包括有些前世里没发掘出来的证据。
尽管证据非常充分,足可以让剑南道与山南道的官场jūn_duì 被连根拔起,但如今大唐初年,根基未稳。李建成的余孽还到处活动,这个节骨眼上,剑南道与山南道的事,肯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