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历史>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七十七章 一洗万古凡马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一洗万古凡马空(2 / 2)

方东树《昭昧詹言》云:「东坡自以真骨面目与天下相见,随意吐属,自然高妙。」</p>

1930年代,当林语堂尚在海外飘零之时,身边却时时携带笨重的苏軾集,后来写下词优美、膾炙人口的《苏东坡传》。</p>

当他在《苏东坡传》中提到為其作传的理由时,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羈,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p>

现在我能专心致力写他这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麼别的理由吗?」这正切中林语堂自己的讚叹:「苏东坡自有其迷人魔力。」</p>

王水照认為苏軾学作品的数量之巨為北宋著名作家之冠,质量之优则為北宋「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p>

軼闻─</p>

苏軾很早接触佛教,一生与禪师交游颇广,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禪师来往,一日苏軾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p>

苏軾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軾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軾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氾滥。</p>

苏軾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軾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p>

《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鱠;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p>

禪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禪师,禪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p>

「八风吹不动」可见於《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p>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軾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睞,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p>

欧阳修亦十分讚赏,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该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p>

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為苏軾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軾再以《春秋对义》取為第一。</p>

关於《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脩问苏軾出於何典。</p>

苏軾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脩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軾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紂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於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脩听毕恍然大悟。</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